建成時間:中山紀念堂于1931年(民國20年)10月;中山紀念碑于1931年(民國20年)1月
建造地點:廣州市越秀區東風中路與越秀山頂
建 筑 師:呂彥直、李錦沛等
建 造 商:上海陶馥記營造廠,香港宏益公司,美國慎昌洋行等
體現紀念性與開放性的“前堂后碑”空間布局
1931年10月,為紀念孫中山先生,國民政府在原總統府舊址上建造中山紀念堂,在越秀山上建造中山紀念碑,由呂彥直、李錦沛等人先后設計。2001 年6 月,中山紀念堂與中山紀念碑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由于中山紀念堂與紀念碑獨有的紀念性特征,二者形成“前堂后碑”的空間布局,因山借勢,秩序嚴謹。紀念堂前還設有寬闊宏大的廣場,廣場立有孫中山雕像,以此強化廣場空間紀念性。
中山紀念堂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孫中山紀念堂
中山紀念堂坐北朝南,整體建筑包括門樓、紀念堂和東西副樓。中山紀念堂主體建筑為仿中國古代宮殿式樣的“中國固有式”建筑,八角形平面,開創了國內大空間廳堂建筑的先例,是當時亞洲最大的會堂建筑和目前全球最大的孫中山紀念堂。紀念堂屋面跨度超過40米,為近代中國觀演集會建筑跨度之最。主體建筑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、剪力墻結構、鋼桁架結構組合使用的混合方式,這是廣州地區運用現代施工技術建設的第一座大型公共建筑。